大荔舞蹈培训,大荔舞蹈培训中心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大荔舞蹈培训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荔舞蹈培训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古韵龙腾里都有什么鼓?

《古风古韵花苫鼓》 一队队的彩伞伴随着节奏欢快的锣鼓声如彩蝶飞扬,让人们眼花缭乱,这就是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苫鼓。

大荔舞蹈培训,大荔舞蹈培训中心

据了解,花苫鼓一直流传活跃在大荔县石糟乡九龙村、八鱼乡阿寿村一带,是一种少见的由女子击鼓、男子伴奏的民间舞蹈。表演时,鼓手腹前挂一个扁圆小鼓(鼓的直径约35厘米左右),并用一块长约70厘米、宽约50厘米的彩花绸缎做鼓围子,围遮鼓帮,垂于鼓下,当地俗称“鼓苫子”。“苫”字是当地方言,指用物遮盖的意思。花苫鼓由于鼓手扮相俊秀、服饰华丽,群众又称其为“花鼓”、“花社火”。花苫鼓的“花”指的是妇女们针绣作品,主要是传统形式手工刺绣的服饰小件,如青年妇女穿的十带裙、小孩子的围涎、裹肚等;而苫字指的是覆盖、遮被的意思,鼓就是用来击响发声的鼓,故称为“花苫鼓”。古风古韵花苫鼓表演花苫鼓时,女子击鼓、男子击镲敲锣伴奏,另有数十名小娃娃打着彩伞站在鼓手左侧进行游转。花苫鼓表演分行进和场地两种形式。行进表演时,队首有一位老者手舞花秆指挥,女鼓手两人一组,面相对站在队伍中间,单数者边击鼓边退,双数者边击鼓边前进,然后单数进,双数退。马锣、大铙相间成一排排面向鼓手站右侧,社锣、彩伞相间成一排面向鼓手站左侧。表演时人数不限,一般为十至十二面鼓,社锣、彩伞、马锣、大铙均与鼓数相等。

陕西的人文历史?

陕西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。

境内曾出 土距今80万年的蓝田猿人头颅骨化石,距 今18万年至20万年的大荔智人化石。仰韶 文化、龙山文化遗址在这里分布非常丰富。

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、黄帝的族居地和陵 寝都位于陕西,其中黄帝陵是中华民族敬 仰的圣地。中国农业的发祥也是基于此地。

陕西“文物古迹甲天下”,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,古文化遗址、帝王陵墓、兵马俑等 诉说着陕西久远的历史。近代,中国共产党 曾在延安艰苦革命13年,领导中国人民进 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。

陕西有宝大福地 之说,是世界文化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。

陕西西安人文地理历史常识

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,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,南邻秦岭。

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,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,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,南北宽约116公里。截至2016年,西安面积9983平方公里,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。

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。距今约1.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,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,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,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,造就秦岭山脉。

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。巍峨峻峭、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、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,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。

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,又叫“梆子腔”,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、最丰富、最庞大的声腔体系。流传于户县钟馗故里的傩舞跳钟馗,是中国戏曲舞蹈的活化石,傩是中医的鼻祖。

西安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,文化遗存具有资源密度大、保存好、级别高的特点,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的155个基本类型中,西安旅游资源占据89个。 西安周围帝王陵墓有72座,其中有“千古一帝”秦始皇的陵墓,周、秦、汉、唐四大都城遗址,西汉帝王11陵和唐代帝王18陵,大小雁塔、钟鼓楼、古城墙等古建筑700多处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荔舞蹈培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大荔舞蹈培训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